星期一, 12月 03, 2007

辜負了他三年的14吋 OYAMA

折疊車加牛角

藍色車身配黃色輪胎
換下來的不合規格內胎




話說三年前買了一台舊14吋的 OYAMA 鋁合金車駕 8公斤左右
當初是為了放在後車廂備用, 車停遠了就可以騎回家, 這樣就可以擴大我路邊停車的範圍 .
不過這台車一直不好用, 主要是輪胎, 氣嘴不是法式也不是美式, 老闆有給我一個轉接頭, 不過老是沒帶, 沒多久後輪就爆胎, 應該是放太久了吧, 所以就叫路邊的單車店幫我換成美式氣嘴了,
結果問題就出在輪胎.

我一直依照一般的習慣把氣壓打到 45 PSI 左右, 騎起來總是感覺軟軟的, 而且後輪經常要補氣不然常常會扁掉, 煞車也拖泥帶水的, 心想大概是我這龐然大物不適合用這種小朋友車輪吧.
所以一直以來就這樣用, 也不敢騎太遠也不敢太快, 每次從家裏出來就補一下氣, 當成停車輔助工具也勝任愉快.

最近發現小惡魔那裡有人在討論和這差不多的車, 說胎壓是 85 PSI, 心中出現一線曙光.
於是把它打到 85 PSI, 騎到台大對面買湯圓試試看, 車子搖身一變, 成了正常的單車了,太棒了,輕巧的車子騎起來一點都不費力, 加速也能輕鬆巴掉阿公阿罵的菜籃車, 原來這台車並不難騎,
之前因為這台不好騎, 害我注意 STRIDA 好一陣子了, 這下不用買了, 一萬多可以省下來.

不過前輪側邊有磨破一個小洞, 我可不敢把他打到85 PSI, 想辦法換掉吧, 14吋的很難買, 內外胎都一樣, 最後直接打電話到 OYAMA 定了一車分的內外胎.
拿到新輪胎時, 後輪大概是受不了上次打到 85 已經提早陣亡, 14吋比 26吋難換一點不過還行, 胎邊是黃色的原來是藍色不一樣, 我覺得藍色比較好看, 不過還是都換掉才不會怪怪的.
換前輪輪時發現原本用的內胎是 14X1.75 但外胎是 14X1.5, 所以連內胎也換掉.
換後輪才發現更扯, 那條內胎竟然是 16吋的, 而且在氣嘴的側邊膠皮上有一條裂縫, 這就是先前會漏氣的地方吧, 只是先前是慢慢漏掉, 這次打到高壓大概把他撐開了, 所以一打氣就直接從那個縫吹出來.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幫我急救的老闆有告訴我輪胎規格不同, 這是我把舊的內胎換下來後的第三天才想到的, 為什麼會隔三天才想到我有一個理論關於 "回憶和忘記"

另外就是這車把超短握起來很不習慣, 而且車小騎起來其實姿勢很趴, 很大的重量落在手上要騎遠一點, 換掉握把再加一個鯨魚牛角這樣可以把整個手掌都拿來支撐.
整理好後, 把該上油的方也都上了油, 今天騎到遠企後面的 mothercare 幫寶寶買一個音樂鈴, 來回約 5 公里騎起來輕鬆愉快, 真是白白辜負了這車三年. 買一個攜車袋就可以捷運趴趴走了.

這車軸距很短, 要稍微練習一下, 轉彎用側身的方式, 龍頭幾乎都保持不動, 習慣就好了, 還有加速不能太猛, 前輪很容易就會翹起來.

沒有留言: